乐鱼app网页版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乐鱼app网页版 > 新闻动态 >

《动物驯化简史》首播!揭示改变人类命_文明_象征_文化

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4:26    点击次数:79

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精心制作的微纪录片《动物驯化简史》(第一季)将于8月4日至8月8日正式在科教频道亮相。节目聚焦了马、猫、羊、猪、蚕等十种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的动物,通过生动的实景纪录、动画复原以及文物活化的方式,展示了这些动物从野生生物到成为人类文明伙伴的转变过程。

动物驯化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历史中,堪称一段浓墨重彩的篇章。从曾经驮起人类向远方奔赴的马,到温顺陪伴人类度过岁月的猫;从为抵御寒冷提供温暖的羊,到为食物供应做出巨大贡献的猪;以及蚕,吐丝结茧的神奇小生灵,承载着古今丝绸的传奇。每一个动物的驯化历程,都是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
例如,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中,考古学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蚕纹象牙饰品,揭示了早期丝绸之路的雏形。在内蒙古的阴山岩画中,马的身影反复出现,象征着人类跨越山川、征服自然的渴望。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则生动刻画了从野性奔跑到成为战马的过渡,带着文明的使命向远方驰去。

展开剩余84%

对于猪,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掘同样证明了人类早期驯化猪的历史。在一千多年前的西汉,马王堆的文物也表现出细腻的文化内涵,如铜羊尊灯上的跪乳羊象征着孝道和温顺。

今天,我们将随《动物驯化简史》的脚步,一同走进这些神奇动物的世界,探索它们如何从野性到温顺、从野外到人类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,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。

驯服野马,文明的推动力

驯化野马的过程,远非易事。最初,野马被驯服需要持续的努力,15天的辛勤喂养与训练才能让它逐渐适应与人类的生活方式。考古学家在哈萨克斯坦的波泰遗址发现了最早的马类驯化证据,距今已有5500年之久。早期的骑士们没有马镫,骑马十分艰难,而西汉时期,马镫的雏形出现后,骑士们才得以稳定地骑行,进而影响到运输和战斗的方式。

马不仅是速度的象征,更是古代运输与作战的重要工具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马的驯化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拓展,成为文明传播和征服的动力之一。

猫的温顺征服

猫作为人类的“萌宠”,在古代就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。2004年,在塞浦路斯岛的古墓葬中,考古学家发现了9500年前的猫骨,标志着猫的驯化早已深入人类社会。在陕西和湖南的遗址中,豹猫的骨骼和狸猫的图案出现,进一步证实了猫的长期陪伴。尽管家猫晚于汉代才进入中国,但它很快征服了中国人心。猫成为全球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符号,甚至成为网络文化中独特的沟通载体。

羊:温顺与孝道的象征

绵羊的驯化历史可追溯至1万年前,最早在伊朗地区被驯化,并在我国甘肃、青海一带得到普及。它们因低饲养成本和群居习性而成为人类重要的资源。西汉时期的铜羊尊灯上,跪乳的羊形象象征着温顺和孝道,成为了中华文明中孝道的象征之一。

猪:从野性到文明的见证

猪的驯化过程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。大约9000年前,野猪被人类驯化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猪被逐渐改良为适应农业生产的家猪。它们成为古代农业文明的基石之一,甚至被罗马帝国追求作为优良种猪。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象征着富足与繁荣。

蚕:编织丝绸,连通古今

蚕的驯化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长期合作。根据历史记载,黄帝的妻子嫘祖发现蚕茧并利用它做衣物,这一传奇故事成为了中国丝绸文化的象征。汉代蚕农通过技术创新,提高了蚕丝的质量与产量,使得丝绸之路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。

在《动物驯化简史》中,这些动物不仅承载了物质需求的满足,更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化、文明的发展。它们的故事使我们明白,真正的文明,不是征服,而是与万物和谐共处、共同发展的智慧与力量。

《动物驯化简史》系列微纪录片将在2025年8月4日晚上10点05分首播。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驯化的历史,聆听文明与自然的和谐交响。

总监制:杨继红、史岩

监制:田龙、刘帆、张磊

主编:刘铭、蔡瑛、杨娜

编辑:苟博、屈佳、张鹤婷(实习)

发布于:山东省

Powered by 乐鱼app网页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